10月26日,由德阳市科协、德阳市农业农村局指导的2024德阳畜禽数字营养与时空智能研讨活动在德阳市天府科技云服务中心顺利举办。活动由德阳市牛羊业协会、罗江区酉星智慧畜牧业科研示范基地承办。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地球观测与导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陈秀万,西南民族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副院长、教授史海涛,德阳智慧农业研究院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谢天佑等相关专家,以及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酉星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和德阳本地肉牛产业链相关企业的20余名企业家、学者等参与了本次研讨活动。德阳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杨凯,德阳市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许万金出席活动并致辞。
研讨会上,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办首席专家简维江,围绕新希望六和饲料研究院与四川酉星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新希望肉牛一级研发基地建设方案》,从新希望肉牛一级研发基地建设条件、组建方案、建设任务、实施举措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博士生黎泽辉围绕《“十五五”数智畜牧发展建议:数智营养与时空智能融合创新》作了介绍,建议采用北斗卫星遥感、生物芯片等技术,建立肉牛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实现肉牛“北繁南育”的数据化时空追溯和全生命周期营养管理,形成集“数据、成本、装备、模型、平台”五维一体、有机融合、互促迭代的智慧化牛羊养殖新模式。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地球观测与导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陈秀万介绍了《中蒙高原生态改良与数智牧场合作项目建议》,项目立足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依托新希望肉牛一级研发基地和“醒和”肉牛产业创新联合体(锶贝尔/SBIIR)资源优势,聚焦“畜禽数智营养+时空智能”,力争在“十五五”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支持下,推动实现德阳数智畜牧领域协同创新发展。
与会人员围绕上述“方案”和“建议”,分别从自身专业领域,就肉牛的繁殖、育肥、营养、饲料、屠宰优化、冷链运输、市场投放、品牌建设、协同创新等全产业链过程交流分享了相关实践经验,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此次研讨会的顺利举办,必将有效助力“数智营养与时空智能融合创新”项目在德阳落地实施,促进数智技术和牛羊养殖业深度融合,为畜禽养殖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研讨会期间,与会人员还到罗江区酉星智慧牧场、黑牛湾肉牛养殖基地、旌阳区中德牧业公司等地参观调研,深入了解我市肉牛养殖产业现状和发展规划。